文物简介
1986年3月,甘肃省天水市北道区放马滩秦墓(编号M1)中出土一批战国晚期竹简,简长23—厘米,编绳三道,每支简都有1厘米左右的天地头,并用丝织物加固,文字写于竹黄面,每简25—43字,每简书一条内容。一章写毕,如还有空余处,接写另一章,以圆点或竖道区分。共有竹简461支,其中《日书》甲种73支,《日书》乙种388支(含《丹》篇7支)。现均藏于甘肃简牍博物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丹》篇又名作《墓主记》《志怪故事》《邸丞谒御史书》,主要讲述了一个叫“丹”的人起死回生、重返人间的奇闻异事,并借助死而复生者之口,描述了死后世界的种种见闻。本文因为文体形式与内容比较特殊,在先秦出土文献中极为少见,因此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简文大意
八年八月己巳,邸丞赤上报御史。有一个出生在大梁王里,名叫作丹的髡(kūn)徒,某某七年,在垣离里中用箭矢伤人,随即自杀,被(弃市)三日,埋葬在垣离南门外。三年后,他又死而复生。丹之所以能够死而复生,是因为他是我们魏国犀武的舍人。犀武和他的一个精通卜算人命的舍人认为丹罪不至死,所以请司命史公孙强让白狐将丹的尸身从墓中挖掘出来。丹在墓上站了三天,又随司命史公孙强到赵国北方的柏丘一地。满四年之后,丹才能听到狗叫鸡鸣的声音,才能够吃生人吃的饭食。那时丹的外貌是这样的:喉部有疤痕、眉毛稀少、面色发黑、四肢僵硬。丹说:死者不喜欢有很多的衣服;死人看重白茅之类的随葬品,但鬼却不以为然,他们更看重其他物品。丹说:祠墓者不能哭,否则就会把鬼惊跑;祭祀完毕了也不能把餟(chuò)食全部吃光,这样做鬼就终身不再享用餟食了。丹说:祠者必须小心地打扫祭祀场所,不要用淘洗过东西的脏水洒地;不要将羹汤浇在餟食上面,如果这样,鬼就不会享用餟食。
阅“牍”延伸
从《丹》篇窥探秦汉时期的民生信仰
我们可以从这一篇故事中深入认识秦汉时期有关死后世界的民生信仰。首先,从丹起死回生后三句话来看,我们可知在古人的鬼神观念中,有着如下几种准则:死去的人不需要太多衣服,祭祀者到墓前祭拜不要哭泣,不要刚祭拜完就马上收走祭祀品,不要用淘洗过东西的脏水洒地,不要把汤浇在饭上……这些准则基本都是当时人民鬼神观念和民生信仰的基本写照,我们在传世文献资料中也能找到很多例证。
如“死者不欲多衣”,体现了《墨子》中提及的节葬观点。在《节用上》《节用中》和《节葬下》等篇中就推崇节用和薄葬,反对在丧葬礼仪中的铺张浪费,如《节葬下》中“棺三寸,足以朽体,衣衾三领,足以覆恶”。这种民生信仰的形成应该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很大的关系,厚葬远远超出底层民众的负担能力,因此营造一种死人“以白茅为富”的财富观,给予祭祀者心理上最大程度的接受。
又如“祠墓者毋敢哭”,说是到墓前祭拜时不要哭泣,否则死人会受惊吓而逃跑。《泰原有死者》也有相似的记载:“祭死人之冢,勿哭。须其已食而哭之,鬼辄夺而入之厨。”《悬泉汉简》中的残简也有要求祭祀时不哭的记载:“上冢,不欲哭,哭者,死人不敢食,去。”(V1410③:72)可见祭祀的时候不哭,是当时人们所普遍遵循的民生信仰。
北大秦牍《泰原有死者》图源 | 《秦汉简帛名品》
又如“已,收餟而罄之,如此鬼终身不食殹(yì)”,说是祭祀刚结束的时候,不能马上收走献祭的食物并吃光,否则鬼不再享用这些祭食。在古人眼中神鬼也是需要进食的,将食物献祭与鬼神,就可以得到鬼神的庇护。《孟子·离娄下》中“齐人有一妻一妾”篇中的齐人整日靠吃别人祭祀时余下的祭品生活,这也侧面说明当时祭祀后祭品是不会立即收回的。这应该也是当时约定俗成的一种祭祀观念。
此外,有意思的是,简文中挖出丹尸体的不是人而是白狐。这说明白狐是能够打通生死两界的灵兽,更是一种祥瑞的象征。这一点在《穆天子传》“甲辰,天子猎于渗泽。于是得白狐、玄狢(hé)焉,以祭于河宗”有所体现。《吕氏春秋》亦言大禹娶涂山女时即以九尾白狐为吉兆。并且,在传世文献材料中,白狐与墓穴也有着紧密的联系。不仅近几年出土的一些汉代铭旌上就绘有灵狐的图案,而且在东汉墓葬画像砖石中尤为常见。由此我们可知,在古人的鬼神观念和民生信仰中,白狐有着和沟通冥界地府与人间鬼魅的神秘力量。(作者:山东大学王墨杰)
参考文献:
[1]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天水放马滩秦简》,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8月第一版。
[2]马轶男:《放马滩秦简〈丹〉篇文本性质的再思考》,《国学学刊》2019年第2期,第13——20页。
[3]黄杰:《放马滩秦简〈丹〉篇与北大秦牍〈泰原有死者〉研究》,《人文论丛》2013年,第433——458页。
[4]姜守诚:《放马滩秦简〈志怪故事〉中的宗教信仰》,《世界宗教研究》2013年第5期,第160——175页。
稿源 | 整理研究部
来源:甘肃简牍博物馆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华声商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34106号-36 联系邮箱: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