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详情

“何赛飞之怒”没有用?这部3年前的电影,就给戏曲找到一条出路

来源:令狐伯光    时间:2023-05-24 08:30:46

文|令狐伯光

何赛飞吐槽戏曲的问题上了热搜,并且这个热点现在还一直在扩散,网友有着各种各样的讨论和观点,伯光君之前也写过文化分析,传统戏曲在现在社会面临的问题。


(资料图)

因为传统文化不符合现在社会环境,戏曲在市场上的竞争就严重不足。国家用各种扶持的方式让人曲高和寡,这样就导致圈子很小非常的固定。圈子固定创新和年轻从业者严重不足,圈外工作者生存困难,最终导致恶性循环。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没有大面积的年轻观众了,无论如何扶持只能保证这个曲种不灭亡,但要恢复昔日的繁盛似乎很困难,比如这个“曲艺圈”跟作协圈的固步自封,这是艺术改一个字都难的问题,就很难解决。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可以改的话,传统戏曲还有没有别的出路呢?

何赛飞之怒是无用功?中国戏曲的衰落,非一日之寒

实际上,我认为戏曲衰落最大的问题还是社会环境变,圈子固步自封是国家强行介入扶持过后,市场无法拓展过后内卷的副作用。如果真的能够打开市场,能轻松赚钱,大家觉得戏曲圈大佬会不开放?谁会跟钱过不去呢对吧?

戏曲现在不火,说到底是科技发展越来越快,导致整个社会发展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随之越来越快,生活节奏加快让人们产生出强烈的紧迫感,思想情绪行为也变得越来越趋于表面化和躁动不安。

这导致人们内心越来越浮躁,人们在文化娱乐消费上面,甚至是舆论信息传播上面,都不再愿看需要大脑转换的抽象性文字,只愿看不用动脑最直接、最简单、最轻松、最娱乐、时间最短的短视频。

现在甚至连曾经取代戏曲的电影,电视剧,有很多观众电视剧一集,30分钟,甚至10分钟没有抓住你就开始骂节奏慢了,更不用提动不动几个小时,内容还生涩的戏曲。

人们只热衷于短视频,甚至无论什么事最好能一下子就直接看到或告诉结果,连电影和电视剧稍微深刻点的都懒得等待和研究了。所以今天网络舆论上二元对立,一捧一踩,一边倒和一窝蜂越来越严重。

年轻人不听,丧失生命力?“改革”能否拯救传统戏曲

戏曲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文化娱乐方式,随着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逐渐没落是必然的情况。但并不意味着它们已经失去了所有出路,而这个出路,也得与时代结合,社会发展结合,与年轻人流行文化结合。

那么如果戏曲真的下决心改革,大概有几个方向呢?

1、戏曲本身作为舞台表现,仍然是可以顺应时代,最根本的是戏曲这种文艺形式需要自我改革。

指望国家养是完全指望不上的,只能自己在市场里去找出路。国家只可能养非常非常小一部分人,而且公平性还存疑。由国家来养活戏剧界,也没有充分的理由。

我们现在看到的戏曲是各种地方曲艺融合的产物,被誉为“国粹”的京剧只有200多年历史。京剧又称皮黄戏,由“西皮”和“二黄”结合而成。秦腔传入湖北,然后与安庆、江西的地方曲艺(包括弋阳腔)、昆曲等结合,形成了京剧的雏形。

1791年,为庆祝乾隆80大寿,四大徽班进京,京剧开始形成。“样板戏”年代,京剧达到了一个新高度。戏剧的传承与创新是一个老话题。现在年轻一代受到新媒体和新艺术的影响较大,已经远离戏剧。

同时农村人口大量流失,露天电影和大戏台已经看不到了。

不过,戏曲等传统艺术还是要保护和传承,但观众的审美发生了变化,观众审美需要改良的行业的引导,这就是流行文化发展的一个基本情况。所以戏曲应该大胆创新,支持好的艺术家和艺术“下乡”,让演艺市场保持健康和繁荣。

戏曲不自我革新是条必死之路,说别靠喊振兴,这话本身就是一句毫无意义的空喊。与其嘴上心痛演员,还不如安排几个场子让他们挣着钱吃饱饭来的实在。戏曲是干什么的?娱乐大众,不要把前人做的事往自己脸上贴金,就看清楚戏曲的本质了。

是前人把戏曲干了国粹,不是现在的人。你不能娱乐观众,吃不饱饭那不是太正常了。这话听着是难听,但这就是现实。先把端着的东西给放下来,把戏曲重新理解成一个文化行业,一个行业的从业者普遍生活窘迫。

实际上,我一直觉得官方开始“文艺三改”改良戏曲,把戏曲整成传统文化艺术,同时结合新中国历史事件改良(就像《智取威虎山》《白毛女》那些),这是对于戏曲改良的最成功的一次。

改革或许不能拯救传统戏曲,但是如果不改革,这样下去戏曲必死无疑。

“何赛飞之骂”也救不了戏曲?除了改革,只有这一个办法了

上面是改革戏曲本身以此来符合新时代,但更多还是传统舞台上面。如果还想受到年轻观众喜欢,那就只有和当下时代流行文化形式结合,这个“流行文化形式”就多种多样了,如果以观众熟悉的情况来看。

2、游戏,动画,影视剧和流行歌曲等流行文化,仍是传统戏曲求变求生存的最大出路。

后面改革开放后开始市场化,把戏曲捧成非遗曲高和寡还没问题,但是就养着各种曲协,反面好心办了坏事。结果就是一帮看人配合着传统文化的大捧,和市场越来越远,戏曲生存困难至于搞出这么多幺蛾子?

21世纪出日本的中国风动漫《彩云国物语》和《十二国记》配乐,至今有人弹的二胡曲,现在《刺客伍六七》里有高能琵琶曲,《灵笼》《不良人4》都有唢呐配武打名场面出圈。

这个时候问题就来了,2000年二手玫瑰说唢呐没有人受欢迎,当时担心唢呐失传。一直到电影《百鸟朝凤》都在呼吁保护唢呐这个传统文化乐器,这几年唢呐有多火?唢呐从业者生存还困难吗?

没错,道理真的就这么简单。

40几年前港台音乐大师创造了武侠风歌曲,改良粤剧成粤语流行歌,台湾民歌和民谣,引领华语乐坛数十年。

30年前《新白娘子传奇》左宏元改良创造新黄梅调,这个新的文化形式融合给传统文化续命几十年。

20年前周杰伦改良新中国风,10年前51sing上就有玩国风的业余用快板代替rap,动漫《秦时明月》雪女跳中国舞火遍年轻人圈。李玉刚的作品,从严格戏曲要求来说他其实很不合格,但作为流行文化产品他非常的成功。

5年前,广播剧和漫改小说一堆古风武打剧提供舞台。

这两年中国现象级游戏《原神》中《神女劈观》成为现象级文化作品成功对外输出,甚至带动一众国家队演员下场翻唱,并受到了年轻观众的普遍欢迎。

说句实话,《神女劈观》我这样不是戏曲迷的的都觉得好听,故事背景也接触过,虽然是一个游戏公司,但创作这段戏也需要较高的古典文学素养。这种和新时代文化娱乐形式融合的发展,实际上才是戏曲传承的某种必然方式。

结果呢?这几年传统剧目有点影响力的先是《人民的名义》样板戏的沙家浜,一帮唱戏的现在还在传统文化艺术,老祖宗之法不可变这个观念不放。

所以,曲艺界自己一直固步自封,不接地气就不要总说年轻观众为何不喜欢。人家迪士尼黄金时代能把宫廷歌剧搞进画让全世界的人看,魔法时代能把欧美童话故事延伸,去拍全世界各个文明的公主动画,再文化软实力传遍全世界

(当然,现在把动画真人版都改成黑人,那就属于走火入魔了)。

所以,中国自己的曲艺人还是得自己换思想,换观念,换形式,什么才叫实事求是。其实今天的所谓传统艺术在当年流行的历史时期不仅不传统,反而更可能是引领时代文化趋势的文化娱乐。

文化艺术要想取得长远的发展,保留一定的传统文化艺术精髓是必要的,比如审美,内容,传递的文化价值观;但更重要的还是形式上要适应新社会,能否与时俱进让年轻人认可。

何赛飞这一吼,救不了戏曲,更救不了传统文化艺术

伯光君是80后,小时候黑白电视机只收得了几个台,仍然记得央视哪个频道放戏曲,还跟着看了不少,同时还看了很多戏曲电影和电视剧。那时除了川剧,京剧都能看得津津有味。不记得什么时候开始,好像没有看过新出什么戏曲类的影视剧。

后来就是东北小品盛行,港剧和台湾偶像剧,好莱坞大片,日漫,前些年是韩剧,这几年国产影视剧,动画和游戏都快要崛起了,正儿八经的戏曲感觉已经是八百年前的事情。

要说上一次看戏曲影视剧,可以确定就是2019年的电影《白蛇传情》。

因为我是搞影视娱乐行业的,那些年中国大导演把中国神话大片,古装大片的美术服化道搞得不中不洋的时候。这部广东粤剧电影,因为美术,服化道和特效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还原,立刻让我眼前一亮。

我就选择去电影院支持并且当自来水宣传,最终这部戏曲电影当年在网上小火了一把,原本预测票房百万,最终达到了2300万,这已经属于大卖了。你看,年轻人不是不看戏曲电影,也不是不喜欢传统文化。

相反,这几年随着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和文明自信的崛起。年轻人对于国内流行文化作品里以倭代华,不中不洋审美深恶痛绝,一直是骂声不绝;相反,这个汉服,各种新文化形式的传统文化倒越来越火。

如果《白蛇传.情》这种改良戏曲电影能趁热打铁,或许就是一个方法。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华声商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34106号-36   联系邮箱: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