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详情

重报时论|从靠“天”吃饭到靠“数”致富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2023-06-13 10:44:39


(资料图)

巫溪何财明,经营着一家鞋厂,为了拓宽销路,他学习直播技巧,坚持3个月等来了销量爆单;大学生袁滨,将短视频作为推广平台,为猪场2000多头猪找到了销路;村干部冉俊,积极推广“何家岩云稻米”小程序,借力“云认养”为村里卖出了稻米,也带来了游客……

这一组人物,是本报系列报道“新农人玩转新农具”里的主角。他们的经历,让我们开始深入思考:如何在乡村振兴中用好“数字化”这个乘数变量,让手机成为“新农具”,大数据成为“新农资”,网络带货成为“新农活”?

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这样的市情,一再提醒我们:建设新重庆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在农村。挖掘农村潜力,要找准方法,做到事半功倍。

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的重点工作。今年3月,重庆发布《关于做好二〇二三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其中反复提到了与“数字”相关的部署——建设数字农业电商直播产业园和农副产品直播基地;积极推动乡村数字化建设;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探索开展数字赋能乡村文明实践工程……

“数字”二字,如此频繁地出现,本身就释放了一种强烈的信号: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是数字化的现代化。数字红利,正在借力互联网,依托电商平台,下沉到田间地头,赋能产业振兴,充实农民腰包,开拓乡村振兴新路径。

早在2020年,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的通知》,重庆就有5区县成功入选。今年,全国数字乡村试点终期评估报告出炉,重庆市5个试点地区数字乡村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总体上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利用数字技术打通生产、流通、销售环节,借势而起,顺势而为,巴渝乡村振兴迈出了数字化的坚实步伐。

如今,荣昌区打造国家级生猪大数据中心,充分调动生猪全产业链数据资源,塑造生猪产业数字化发展典型;巴南区打造“巴小智”乡村治理数字化平台,聚焦乡村安全、乡村综治、平安乡村建设,形成“四联共治数字赋能”乡村治理模式先进经验……从靠“天”吃饭到靠“数”收获,数字化带来的积极变化,正在广袤的农村持续发酵。

数字化,是赋能农业、农村、农民全面发展的一个突破口。一方面,要从硬件入手,尽快补齐农村数字基础设施短板,加快农村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应用发展,提升千兆光纤、4G、5G网络农村覆盖范围和质量;另一方面,数字乡村,终究是人来建设,因此,要加强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打造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撑。

一根网线、一部手机、一次直播……电商赋能,产销衔接,网络消费场景下沉到乡村,村民的劳动成果搭上“数字快车”,走向更广阔的市场。重庆要从众多探索实践中汲取宝贵经验,提炼出数字乡村建设有效方法,并广泛推广,让巴渝乡村都插上数字化翅膀,一路飞向现代化的未来。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华声商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34106号-36   联系邮箱:55 16 53 8 @qq.com